為貫徹落實《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》,推動北京市科普基礎設施建設,發揮科普基地的創新示范引領作用,按照《北京市科普基地管理辦法》(京科發〔2021〕74號)規定,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、中關村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北京市科普基地申報和復核工作。
經申報、評審、公示,友道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、中關村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認定為“中國交通運輸工程教育實踐科普基地”,命名周期為2023-2025年。
本次“中國交通運輸工程教育實踐科普基地”項目申報前期,友道科技在大興區科學技術協會、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的支持下,積極整合內外人才資源,凝練特色、團結協作,最終經公開征集、形式審查、專家評審、實地踏勘等流程后,友道科技成功被認定為“中國交通運輸工程教育實踐科普基地”,既是對友道科技科普資源整合和傳播能力的肯定,也是對推進軌道交通及通用航空科普工作的社會化、群眾化、常態化提出的更高要求。友道科技將以此為統領,以“科研+科普+教育”內容建設為重點,充分依托現有傳播渠道、平臺和團隊資源,以基地建設為抓手,做好軌道交通及通用航空科普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,切實提升友道科技的公共服務水平,推動和支撐包括科學技術史在內的相關學科的建設和發展。
“中國交通運輸工程教育實踐科普基地”總占地面積7800平米,展廳面積約3000平米。以軌道交通和通用航空為支撐,運用虛擬仿真技術,以智慧地鐵、智慧機場等場景,發展一系列交通運輸數字化教育基地建設。館內依據虛實結合,展開最新的交通運輸工程知識課程,動手實操的地鐵、高鐵、737飛機駕駛模擬器、行車調度、地鐵車輛關鍵技術,配合專業講解與智能展示相結合,“線上+線下”相互補充的交通運輸工程教育實踐科普生態鏈體系。
未來,友道科技將積極響應進一步強化科普基地的培育工作,加強和發揮科普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,常態化開展特色科普活動,努力提升基層科普服務質效,奉上更多更精彩的“高科技”科普大餐,讓中國交通運輸工程教育活起來,助力推動科普工作再上新臺階。